卑诗大学(UBC)食品科学研究人员与海洋保护独立机构Oceana Canada合作透过DNA排序比对海鲜的基因,研究发现大温销售的海鲜有四分一错误标示,其中又以餐馆错标比例最高,高达29%;
而研究更发现,鱼生壽司上常用的鲷鱼被错标的情况最为严重,在34个鲷鱼样本当中有31个不是鲷鱼(snapper),而是以其他鱼例如非洲鲫(tilapia)混充,错标比例超过九成。
该研究报告共同撰写人、UBC食品科学博士候选人胡雅茜指出,有些海鲜错标的情况是由于人为因素,是为了以便宜的海鲜种类「鱼目混珠」,混充为价格较贵的海鲜,如此行为已经构成了一种「食物诈骗」(food fraud)。
胡雅茜指出,海鲜若故意错标,有可能已是一种「食品诈骗」。(UBC提供)
该研究是由UBC的陆氏食物品安及健康工程实验室(Lu Food Safety & Health Engineering Lab)与Oceana Canada,以及贵湖大学(University of Guelph)的实验室共同合作进行。撰写报告的两名研究员均是华裔,包括陆氏实验室的陆晓楠,以及胡雅茜。
该研究在去年9月到今年2月之间,在大温的温哥华、列治文、高贵林,本那比、西温、北温、素里及兰里等多个城市,总共采集了281个海鲜样本,并以DNA检测比对海鲜的基因,并了解有多少错误标示,结果有70个样本有错标。
研究指出,整体来说,有四分一的海鲜有错标,而餐馆有最多海鲜错标的比例,高达29%,其次是超市,错标比例有24%,而壽司店的错标则有22%。至於最多被错标的海鲜则是鲷鱼,在34个鲷鱼样本当中,有31个不是鲷鱼,而是其他鱼混充,错标比例达到91%。
最多被错标的海鲜是鲷鱼(snapper)
研究也发现,鯰鱼(sutchi catfish)也很常被用来取代大比目鱼(halibut)、鲷鱼、龙利鱼及鳕鱼。
胡雅茜指出,造成错标的原因,有一部分是商家故意标错,但也有的不是故意标错。如果是故意标错的情况,例如有餐馆明明知道所卖的鱼是低价的非洲鲫,却伪装是高价的鲷鱼,如此即有「食品诈骗」的嫌疑。
她解释,研究所采取的海鲜包括鱼、虾、螃蟹、龙虾四大类,所采集的样本都不是活的,有的是刚被渔船运回陆地,也有的是自世界各地进口的冰冻海鲜。
她说,这次所研究的海鲜并未特別注明产地,所以无法得知进口生鲜与产自本地的海鲜,在错标问题上的差异。
海鲜有无正确标示问题引起重视。(张伶铢摄)
胡雅茜指出,海鲜错标问题是国际性的问题,但在大温地区则较少受到关注,尤其是一些经过处理后的鱼肉,外观接近,颜色也接近,令市民无法辨认,连科学家都均需要透过DNA检测才能知道,说明海鲜的错标问题并不容易被察觉。
Oceana Canada推动预防「海鲜诈骗」(Seafood Fraud)问题的莱文(Julia Levin)指出,海鲜当然不能错标,举例来说,若以进口的非洲鲫取代了鲷鱼,人们可能吃下一些带有在本地禁止使用化学成分的非洲鲫,如此会危害健康。
她认为,预防「海鲜诈骗」的关键是从海鲜的供应鍊做起,设法建立海鲜产品的重要讯息,而且是从渔船,一直追踪到海鲜送到人们的餐盘上,要求供应商在任何时候,均能提供有关正确的标示及讯息。
该报告并提出建议,为了防止海鲜错标,建议主要的贸易国家应该将海鲜或鱼的名称统一;要求标签加列海鲜的学名,以及对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关鱼是野生捕获、或是养殖的,以及在哪里处理鱼、捕获或是养殖的方法等。该研究昨日在《Food Control》的期刊上发表。
CTV电视台昨日亦实地到温市两间壽司店各买了一盒有6片鲷鱼的壽司,每盒价格接近15元,电视台鲷鱼送到实验室作DNA排序比对检测,发现这两盒的鱼都不是鲷鱼,而是鱼肉颜色与鲷鱼接近的非洲鲫。
Oceana Canada在全加各地进行相同研究,该组织去年秋天在渥太华取样检验的海鲜,有一半被错标,未来该组织将发布「海鲜诈骗」的全国报告。
胡雅茜盼将来 推出便携检测器
研究显示本地海鲜有四分一错标情况,有超市老板指出,几乎没有消费者发现或是反映过有错标的问题,尤其海鲜很多是以英文为名,对于海鲜英文不熟悉的移民,有可能较难察觉有关错标问题。也有精明的市民指出,只会购买自己熟悉的海鲜种类,例如石斑、龙虾、螃蟹或三文鱼,所以很少买到错标的鱼。
有市民上市场买鱼,尽可能只买自己认识的鱼。(张伶铢摄)
中国来的郭女士昨日指出,她通常会到渔人码头的渔船买鱼,而且只买她自己熟悉的鱼。
至於有无可能上了日本餐馆,吃了「此鱼非彼鱼」的错标鱼生,她认为有可能,但由于切成鱼片后,她无法準确辨认,只是觉得口感稍差,但就完全无法判断是吃进了其他种类的鱼。
另一名台湾来的吴女士则说,她通常只买容易分辨的海鲜,那些无从用肉眼分辨的海鲜,她自己很少购买,但当她听到有四分一的比例的海鲜遭到错标时,她认为比例太高,政府应该做些事来保障市民权益。
卑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候选人胡雅茜指出,目前使用的鉴定方法需要好几天才能得出结果,她跟随陆晓楠的研究团队,正朝光谱分析的检测方式发展,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发展出能够随时携带的仪器,让超市杂货店甚至是市民使用,届时海鲜的真身将更加一目了然,无法伪装。